音樂廳聲學要求及設計案例
音樂廳聲學設計:音樂廳是為交響樂,室內樂、聲樂等音樂演出用的專用大廳,它在建筑上與一般劇場的主要不同之處在于沒有單獨的舞臺空間,不設樂池,演奏席與觀眾席在同一空間之中。演出大多靠自然聲。音樂廳的規模視其用途有大有小,交響樂大廳的規模多在1200-2000座之間在廳的體型方面,20世紀建造的音樂廳多是矩形平面,寬度較窄,天花較高,即所謂鞋眾式,廳的兩側及后部有淺的挑臺,內墻面和天花多為木板或抹灰,表面有豐富的浮雕等裝飾,頂部有大型吊燈。這種古典音樂廳的音質一直受到很高的評價,有的至今仍被奉為音樂廳音質的典范!

音樂廳聲學設計
后來,音樂廳的體型開始多樣化,其共同特點是平面變寬,兩側墻面形成張角,天花相對降低,這種大廳的音質多數都不如古典大廳,近30年來,為增加觀眾席的近次發射聲,增加擴散,在體型處理上進行了新的嘗試,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新型音樂廳。

音樂廳聲學設計
人們對音樂廳音質的要求是各類廳堂中最高的,實際上,不同風格的影院作品所要求的音質條件也不同,根據已有經驗,音樂廳的音質設計大廳應該遵循以下原則:
1.使大廳具有較長的混響時間以保證廳內聲場有足夠的豐滿度,音質好的音樂廳混響時間長,為此,必須有足夠的每座容積,在8-10m3左右,少用吸音材料。
2.充分利用近次反射,使之均勻分布于觀眾席,保證大多數座位有足夠的響度和親切感;
3.保證廳內具有良好的擴散;
此外四川靜妙聲學吸音材料廠家建議,音樂廳的允許噪聲標準要高于其他禮堂,應在N20號曲線一下,音樂廳要原理交通干道等噪聲較高地區,內部用隔音材料做好隔聲,通風系統需要使用消聲器消聲處理!